Thursday, April 29, 2010

對“鏡”說“境”

佛陀將最究竟、圓滿的智慧,比喻成“大圓鏡智”,就是因為圓滿的鏡面映照外界的景物,能夠物來則影現,物去而影不留於鏡中。不管是映照何種事物,皆能保持鏡面的清凈。

“只要抱著‘過門溝’的心,就可以練好劍術。“ --‘過門溝’的心態=平常心。時時抱著平常心面對一切人事物。人生的許多難題,自然能迎刃而解。

“我沒有什么功夫,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凡人,不可能沒有煩惱。若有不同的地方,該是煩惱停留在我腦海中的時間極其短暫。是什么力量讓我把煩惱很快就推開呢?不外是憑借‘歡喜、感恩、這股力量,讓煩惱一閃即過。”

“忍而無忍”,真正的忍,不僅要吞下去,還要消化掉才是真功夫。

“一個人的自尊心太重時,總覺得自己做得很好,為何得不到應有的夸獎,反而遭到批評?這就是自我膨脹成’我慢心‘。也因為自尊心太強,自我要求高,一旦稍不如意,就會有自卑心,面對他人則轉為’卑劣慢‘--因自卑而轉化為傲慢的態度,對任何人事都不順眼。”

人之“心思”如鏡,若欲顯發智慧、明辨事理,必須遠離人我是非煩惱,因“當局者迷、旁觀者清”。

不論有心或無心之過,都必須懺悔,懺悔則清凈。若心離罪惡,則離煩惱;亦如鏡離塵物,無不明凈朗照。

摘自:慈濟世界~119~04/2010

No comments: